close





奢侈稅施行細則政院公告詳細內容,為配合奢侈稅特種貨物及勞務條例61日上路,行政院核定奢侈稅施行細則內容,同時實施。


只要文建會認定 骨董家具免課奢侈稅


無論超過300萬元的汽車、飛機、遊艇等,或超過50萬元的象牙、毛皮或家具,只要被認定為古董、古物,就不課奢侈稅。


合建分售土地 首次移轉免稅


此外,施行細則也規定,營業人自地自建、合建分屋、合建分售、附買回條件的合建分屋、以及售後退回再賣的房屋和坐落土地,也都不課奢侈稅。


非自願賣房 申請認定


至於非自願性離職等非自願因素,不得不在二年內「買新賣新」狀況,施行細則規定,有類似情況的民眾,要在事前或事後,檢附相關證明資料向國稅局申請免稅認定,國稅局將以個案方式審理,不完全按照現有勞基法等對非自願離職的定義。


官員說,民眾因非自願離職或其他非自願因素賣掉新房地,賣方要在簽約日卅天內,檢附相關證明文件或說明,向稅捐機關申請認定;只要認定核可,就不用繳交奢侈稅。


不過,民眾如果在買賣簽約前,想知道自己能否適用「非自願」的規定,也可提出相關文件向國稅局查詢。官員提醒,民眾若不確定是否合乎「非自願」的條件,最好向稅捐單位查詢,否則一旦漏報奢侈稅,會面臨連補帶罰的命運。


賦稅署官員指出,符合文資法規定的古物買賣免稅,因此奢侈稅施行細則新定,包括日常使用桌椅、櫥櫃及床等家具,若屬文資法規定古物,免徵奢侈稅。


官員指出,若進口商把一組超過50萬元門檻的家具,拆成單件分開報關進口,讓進口價低於門檻,就免課奢侈稅。


原本地主與建商合建分售不動產,若地主持有土地期間未滿2年,要課奢侈稅。在業者陳情下,財政部認為,因土地交易所得不課稅,此種合建分售方式可能有逃稅嫌疑,但不算是炒作行為,與立法原意不同,因此在施行細則中擴大解釋,無論短期出售合建分屋、合建分售、自地自建的房地,都不課奢侈稅。


財政部認為,在正常商業行為下,可能都會有附買回條件或銷貨後又退回的房地,因此在施行細則訂出,賣出附買回條件或銷貨退回房地,免課奢侈稅。



行政院為健全房市及強化租稅公平,送請立法院審議之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草案(
奢侈稅草案),昨(6)日經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財政部表示,大致上皆按照行政院
提案版本通過;估計僅有5%房地短期移轉會受影響。

 行政院所提草案第5條第10款「其他經財政部核定者」之規定,部分立法委員擔心成
為空白授權,已予刪除,並增列「所有權人以其自住房地拆除改建或與營業人合建分
屋銷售者」及「銷售依都市更新條例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都市更新分配取得更新後之
房屋及其坐落基地者」等屬合理、常態及非自願性移轉之項目,以貫徹財政部對本條
例之立場,避免殃及無辜。另第2條第1項第5款規定,決議將龜殼、玳瑁、珊瑚、象
牙、毛皮及其產製品之課徵範圍,限縮為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之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
產製品。

 該條例草案分總則、稅率及稅基、稅額計算、稽徵、罰則及附則等6章,共有26
文;主要內容包括:

1. 將持有2年以內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符合一定條件之土地移轉及符合一定金額
之高價貨物與入會費納入課稅範圍。

2. 將房屋或土地所有權人、產製廠商、進口特種貨物收貨人或持有人及銷售入會權利
之營業人等,明定為納稅義務人,並規範課徵時點,以利徵納雙方依循。

3. 將合理、常態與非自願性移轉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土地、或其他特殊情況之特種貨
物排除課稅或納入免稅範圍,以符合本條例立法意旨。

4. 明確訂定稅率、稅基及稅額計算方式。

5. 定明產製廠商登記、納稅義務人申報繳納及進口貨物由海關代徵等稽徵程序及相關
罰則,以利徵納雙方依循。

 有關不動產部分係對於短期移轉非自住之房地課稅,也就是對於銷售持有1年以內
之二手屋,課徵15%;銷售持有超過1年至2年以內,則課徵10%,以期減緩交易頻
率,抑制漲價幅度,使房價趨於正常。對於一般屬於合理、常態及非自願性之買賣排
除課稅,估計僅有5%房地短期移轉會受影響。

 財政部強調,將合理、常態、非自願移轉之房地買賣排除課稅,其項目包括土地所
有權人與其配偶及未成年直系親屬僅有該一處自住房地、繼承或受遺贈取得之房
地、因強制拍賣、營業人興建房屋完成後第一次移轉、銀行處分因行使抵押權取得之
不動產拍賣等;至於農舍之移轉,僅排除作農業使用之合法農舍,如非作農業使用之
農舍移轉並無排除課稅;另預售屋買賣,尚非屬不動產移轉,應按實際交易所得課徵
所得稅(最高稅率為40%),非屬該條例課稅範圍。至於對高額貨物及勞務消費課
稅,係參考其他國家對少數經濟能力高之消費族群課稅,對絕大多數民眾之交易並無
影響。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施行細則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細則依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三款所稱遊艇,指船舶法第三條第七款所定之遊艇,包括同條第八款及第九款所定之自用遊艇及非自用遊艇。 



第三條



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四款所稱飛機、直昇機及超輕型載具,指民用航空法第二條第二十款、第二十四款及第二十五款所定之飛機、直昇機及超輕型載具。



第四條



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五款所稱龜殼、玳瑁、珊瑚、象牙、毛皮及其產製品,指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之保育類龜殼、玳瑁、珊瑚、象牙、毛皮之全部、部分及其加工品。



第五條



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六款所稱家具,指供日常使用之桌、椅、櫥、櫃及床,屬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之古物者,不包括之。 



第六條



依本條例第三條第三項規定計算持有期間,因強制執行於登記前已取得不動產所有權者,其起算日以所有權人領得權利移轉證書之日為準;因區段徵收領回抵價地者,其起算日以所有權人原取得被徵收土地之日為準。 



第七條



本條例第四條第二項第二款用詞,定義如下:一、進口特種貨物之收貨人,指提貨單或進口艙單記載之收貨人。
二、進口特種貨物之提貨單持有人,指因向收貨人受讓提貨單所載特種貨物而持有提貨單,或因受收貨人或受讓人委託而以自己名義向海關申報進口之人。
三、進口特種貨物之持有人,指持有進口應稅未稅特種貨物之人。 
 



第八條



本條例第四條第二項第三款所稱其他機關(),指依法規得公開拍賣或變賣貨物之機關、事業機構、團體及其他組織。 



第九條



本條例第四條第二項第五款所稱營業人,指以會員制方式經營之機關、事業機構、團體及其他組織。 



第十條



因本條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之非自願離職或其他非自願性因素出售新房地者,所有權人應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及說明,向主管稽徵機關申請認定。前項非自願離職及其他非自願性因素,由財政部公告,並刊登政府公報。 



第十一條



本條例第五條第四款所稱經核准不課徵土地增值稅者,指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一項、第三十八條之一或其他依法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之規定,並經地方稅稽徵機關核准或認定者。



第十二條



本條例第五條第七款所稱營業人興建房屋完成後第一次移轉,指符合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 一、營業人銷售以其自有土地興建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二、營業人銷售合建分屋所分得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三、營業人銷售與土地所有權人合作興建之房屋及併同該房屋銷售之坐落基地。


四、營業人銷售與其他營業人合建分屋經約定附買回條件而依約買回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


五、營業人銷售銷貨退回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


 



第十三條



本條例第五條第十款所定所有權人以其自住房地與營業人合建分屋銷售,包括所有權人移轉土地與營業人及所有權人銷售所分得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之情形。 



第十四條



本條例第六條第二項用詞,定義如下:一、專供研究發展之用者,指供新車種之開發設計、功能系統分析、測試或為安全性能、節約能源、防治污染之改進及零組件開發設計等小客車。二、專供公共安全之用者,指供政府機關()使用附有特殊裝置之警備車、偵查勘驗用車及追捕提解人犯車等小客車。 三、專供緊急醫療救護之用者,指供政府機關()、公營事業機構、經主管機關許可設立之醫療衛生機構使用附有特殊裝置之救護車。四、專供災難救助之用者,指供政府機關()、依法設立或登錄之災難救助法人、團體或其他組織使用附有特殊裝置之災難救助用車。


 


 



第十五條



適用本條例第六條第三項規定免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之非供自用之飛機、直昇機及超輕型載具,為依民用航空法規定從事自用航空器飛航活動及超輕型載具活動以外之飛機、直昇機及超輕型載具。  



第二章



廠商登記



第十六條



產製廠商依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申請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廠商登記,應於開始產製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六款規定之特種貨物前,依規定格式填具特種貨物及勞務稅廠商設立登記申請書,檢附下列文件,送工廠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經審查相符後准予登記:一、廠商登記表。二、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證明文件影本。三、工廠登記證明文件影本。但依規定免辦工廠登記者,免附。


前項第一款之廠商登記表,應記載下列事項:


一、產製特種貨物之類別及產品名稱。
二、廠商名稱、營利事業統一編號及地址。
三、組織種類。
四、資本總額。
五、廠商負責人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戶籍所在地地址及其印鑑。


產製廠商登記以產製工廠為登記單位,同一公司如設數廠,應分別向工廠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辦理登記。


 



第十七條



前條第二項之廠商登記表所載事項有變更者,應於事實發生之次日起算十五日內,重新填具廠商登記表,註明變更事項,並檢送變更部分證件及其影本,申請變更登記,其處理程序與第一次辦理產製廠商登記同。



第十八條



產製廠商歇業,應於事實發生之次日起算十五日內向工廠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申請註銷登記,同時將生產機器與存餘原料之讓售或存置情形一併報明,其有未經完稅特種貨物,仍應繳清稅款;如有違章案件,應俟結案,始准註銷登記。 



第三章



帳簿憑證及稽徵




第十九條



本條例第十五條所定使用統一發票之納稅義務人應依稅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之規定,設置並保存帳簿、憑證及會計紀錄。       



第二十條



產製廠商應設置下列輔助帳簿: 一、原料明細分類帳:根據進貨發票及製造部門之領料、退料憑證等記載;主要原料均應辦理入倉手續。 二、製成品明細分類帳:根據製造部門之交班竣工報告表,及其入倉、出廠或移付加工通知單等,按類名分別記載。 三、倉儲登記簿:各倉棧分別設立,記載原料、製成品及半製品等收發數量。


四、免稅登記簿:記載出廠應稅特種貨物依法免稅事項。


五、原料免稅登記簿:記載有關以應稅特種貨物加工為另一應稅特種貨物之免稅原料,及其入廠、領用事項。


六、退廠整理及改裝改製登記簿:根據銷貨退回及有關倉儲、加工等紀錄憑證,分按退廠整理及改裝改製情形,詳實記錄掉換、補充或損耗之數量。


產製廠商原有設立帳簿,具有前項各款帳簿之性質及功能者,得報經工廠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備查並繼續沿用,或酌為增減修正。


規模狹小之產製廠商,對於設置第一項各款輔助帳簿確有困難者,得向工廠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申請核准,以規定格式之產銷日記簿替代。


 



第二十一條



產製廠商每次出廠特種貨物之數量,應分類按出廠時序批次詳為登載,並逐次累計,以備查核。 



第二十二條



納稅義務人依本條例第六條規定適用免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者,應保存下列文件,以備稽徵機關查核:一、供作產製另一應稅特種貨物者,為採購免稅特種貨物之產製廠商工廠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核准免稅文件。 二、運銷國外者,為出口報單。 三、參加展覽者,為產製廠商工廠所在地或展覽地主管稽徵機關核准免稅出廠或進口之證明文件。


四、專供教育、研究或實驗之用,或專供參加國際比賽及訓練之用者,為主管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或該公私立各級學校、教育或研究機關()出具之驗收證明等文件。


五、專供研究發展、公共安全、緊急醫療救護、或災難救助用之小客車,為主管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


六、非供自用之飛機、直昇機及超輕型載具,為主管機關出具之證明文件。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六款規定之特種貨物,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依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報繳稅:
一、在廠內加工為非應稅特種貨物。 二、產製廠商以其產製供銷售之特種貨物,轉供自用。 三、產製廠商註銷登記時庫存應稅未稅之特種貨物。



第二十四條



運銷國外之特種貨物,於出口後因故退貨,除退運回廠應由該貨物之產製廠商先向工廠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申請核准免稅,檢附上開證明文件向進口地海關申請免稅復運進口外,應依本條例第十六條第六項規定申報繳稅。 



第二十五條



納稅義務人以特種貨物或特種勞務與他人交換貨物、勞務、特種貨物或特種勞務者,其銷售價格應以換出或換入之時價,從高認定。



第二十六條



本條例第二十條所定主管稽徵機關應通知補辦或改正期限,不得超過通知送達之次日起算十五日。 



第二十七條



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六款規定之已稅特種貨物出廠後,因故退回原廠者,得憑退貨交運單等文件自行退運,並依下列規定辦理:一、退廠整理:退廠整理後該特種貨物之品質、外觀、形狀及售價均未變更,准免稅復運出廠。 二、改裝改製:產製廠商應事先申請工廠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核准後,憑完稅證明文件退稅或抵繳;俟改裝改製完竣後,再併同當月份出廠應稅特種貨物,報繳應納稅款。  



第二十八條



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至第六款規定之已稅特種貨物經銷售使用後,因故退換之新品,應依法課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轉載於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壢租屋陳先生 的頭像
    中壢租屋陳先生

    中壢租屋~中壢租屋中原清雲南亞元智內壢租屋資料~陳先生中壢租屋0926723546

    中壢租屋陳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